2014年上半年以來,有色金屬開啟了擊鼓傳花式的漲價潮,你方唱罷我登場。然而鉛期貨卻一直顯得默默無聞,并沒有受到追捧。7月25日,鉛價卻經歷火箭式的拉漲,短短3天之內滬鉛主力合約1410累計漲幅超過1000元/噸,現貨鉛價亦經歷大幅度的上漲。對于此輪鉛價的大漲,有分析師表示,市場普遍認為是資金炒作推動的此輪鉛價上漲,由于前期鉛錠市場參與者較少,金融屬性較弱,鉛價一直表現為滯漲抗跌,這波炒作或許正是著眼于鉛錠被市場忽略的金融價值,使得資金重新找到炒作的機會。
此外,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有色金屬市場前期已經累積較大漲幅的情況下,滬鉛這一冷門品種的啟動,可能預示著主流炒作品種接近尾聲。
持此種觀點的業內人士認為,此前有色金屬輪番上漲,鉛這一品種卻一直冷門,沒有資金關注。近期,由于市場投機資金在板塊聯動的指引下找到這塊價值洼地,從而引發了大幅度的價格上漲。但是,這種對有色金屬供需失衡的炒作已經明顯偏離了基本面,后期鉛的補漲可能缺乏持續性,隨著主流品種輪番被炒作,投機資金后期可能將轉至他處,有色狂歡節也許就此落幕。
拋卻投機炒作因素,從鉛的實際供需情況來看,去年12月以來,全球鉛礦產出下滑明顯,出現負增長,精鉛的供應也明顯縮減。但業內人士稱,鉛和鋅不同,很難出現資源瓶頸,這是因為以再生鉛為主的國外市場供應仍然有余。國際鉛鋅研究組織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1~5月,全球精煉鉛產量為433.3萬噸,需求為435.3萬噸,短缺量為2萬噸,去年同期為短缺3.7萬噸。
此外,雖然在礦產方面,鉛也受到品位下降與礦山關閉等因素影響,但由于國外消費主要是再生鉛,再生鉛產出占全球精鉛產出的50%,因此鉛的資源瓶頸問題很難出現,價格持續上漲缺乏動力。
(來源:全球五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