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隨著全新桑塔納正式上市,大眾及其合資企業已經完成了對中級車市場的新一輪全面規劃,以“集團化”作戰的大眾汽車正成為眾車企效仿的對象。
近兩年,國內汽車市場增速放緩,但處于中間段的、最為龐大的中級車市場卻依然保持著穩步上升的發展態勢。據中汽協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在車市整體環境趨冷的前提下,中級車市場份額不降反升,達到了乘用車市場的37.7%,銷量同比增長10.2%,跑贏大盤。
這一趨勢令各大車企從去年開始便在中級車市場布下重兵。法系、日系、韓系紛紛在該市場挑戰大眾的霸主地位。但與往年不同的是,從今年開始,各車系也開始效仿大眾,摒棄之前的單兵作戰方案,而是將中級車市場劃分為中、低、高三個層級,每層級均派一款車型出戰,以“集團化”作戰方式謀求最大競爭效果。
“這是中級車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個年份。”在東風雪鐵龍中級轎車產品營銷總監劉平手中,各汽車品牌在中級車市場的排兵布陣圖,已經成為他每天研讀的功課。在他眼中,車長、動力匹配、內飾配置的每一項數據都有可能在競爭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單兵作戰”一去不復返
在劉平看來,現階段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銷量結構就像一個“紡錘”,而市場占有率始終穩定在30%以上的中級車領域,一直是汽車廠商最感興趣的細分市場。
據中汽協最新數據統計,今年11月,排名前十位的轎車品牌有8款是中級車,占轎車銷售總量的近20%。“得中級車者得天下”已經成為各大車企追求的終極目標。
據劉平介紹,以價位區間、軸距及車長三個最主要車輛參數為基礎,目前中級車市場可細分為入門級、緊湊型、中端和高端四個細分產品類別,而大眾是率先在這四個細分市場上完成布局的車企。
“捷達、新捷達、新寶來、新速騰,四款車型已經從低到高覆蓋到中級車中的四個細分市場,而隨著上海大眾明年推出一款高于朗逸的A 級產品,南北大眾將有7款產品在中級車市場征戰。”劉平說。
大眾這一“集團化作戰”的競爭方式,不僅牢牢控制住了中級車市場的銷量,而且在贏得市場口碑的前提下,有利于產品向中高級車市延伸。目前,大眾的兩款中高級車型邁騰和帕薩特月銷量早已超過兩萬輛,生生將日系車趕下中高級車市霸主之位。
大眾的勝利讓越來越多的車企感受到了“集團化作戰”的威力。于是從今年開始,隨著一批重量級中級車紛紛上市,各大廠商都力圖發揮集團優勢,占得中級車市先機。
長安福特在今年年初率先出手,以新老福克斯的“雙車戰略”搭嘉年華的組合方式,向中級車市發出了最強烈的“進攻”信號。隨后東風日產、北京現代分別拿出了A 級產品新軒逸和朗動,以“多代同堂”的方式完成了中級車從低到高的產品布局。今年年底,隨著雪鐵龍C4L和標致408的到來,一向行動遲緩的PSA集團也將以6款車型的龐大陣容試圖在中級車市場發起反攻。
“銷售數字證明,靠一款車型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劉平認為,隨著中國車市增幅放緩,車企如何最大限度地覆蓋消費群體,并為之提供更精準的產品,將成為其跑贏大盤的關鍵。
大眾面前的“群毆”
臨近歲末,隨著數款新車重磅上市,中級車市場已經進入混戰狀態,北京現代的營銷人員更愿意將這一局面戲稱為大眾面前的“群毆”。
“當中級車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首次購車的首選時,面對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許多車企放棄了垂直換代策略,改用‘兩代同堂’或‘多代同堂’。”北京現代方面認為,不管是新車還是老車,只要能帶來銷量就是好車。
于是,新老福克斯、新老朗逸、新老軒逸、新老速騰等不同車型構建起來的產品覆蓋面和銷售力,成為今年中級車市場最引人注目的風景,而價格之爭則成為“群毆”時代必需的利器。
目前,在全國大部分區域市場,雪佛蘭科魯茲的低配車型終端售價已經跌入10萬元以內;熱銷車型別克凱越的終端售價也普遍降低了2萬至2.5萬元;就連現在銷售勢頭正勁的新福克斯也出現了優惠現金1.2萬元的條幅。
“經過多輪價格戰的洗禮后,中國消費者對價格已經分外敏感,在產品配置趨同的情況下,巧妙的定價策略將彌補車型品牌力的不足。”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現在車企定價A 級產品時一般會以速騰為參照系,根據自身品牌力和產品力的綜合情況,用差異化的定價策略謀求最大競爭優勢。
以新福克斯為例,其1.6L雙離合版車型定價略比新速騰低幾千元左右,但在銷量上已經令后者感到了被追趕的壓力。而已經上市的雪鐵龍C4L在定價策略上依然以新速騰為參照系。
現在,由于日系車市場份額下滑,中級車市場的競爭格局也逐漸明朗。由于新福克斯的崛起,美系車已逐漸與德系車展開分庭抗禮之勢,韓系車則力圖在中級車的中低端市場挖掘更多潛力,法系車正待“援兵”彌補失去的“時光”。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未來中級車市場仍將保持高度激烈的競爭態勢,在車企補全產品系后,價格戰在明年會更加白熱化。”新華信汽車營銷解決方案營銷策略部總經理王伊說。
在這一局面下,大眾的優勢還能保持多久?對此,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給出的答案是:“至少在三四年內,它的地位仍無人撼動。”徐長明認為,大眾在中國市場的領先,是一代車型的領先,新一代車型的開發需要三四年左右,誰能挑落大眾還是要在下一代車型中見分曉。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