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5日,古城襄陽秋高氣爽,陽光明媚,鮮花吐芳。在巍峨連綿的萬山腳下,襄陽汽車軸承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來精心培育的科技創新的種子,終于結出勝利的碩果——襄軸公司技術中心被國家發改委、科學技術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五大部委聯合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這一刻,所有為此付出過辛勤汗水的襄軸人,內心都會情不自禁的感嘆:終于回歸“國家隊”了!這是襄軸改制8年來,繼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等諸多榮譽之后,又一座輝煌的里程碑。
襄軸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高少兵自豪地說:“重新得到這塊‘國字號’,是公司科技隊伍團結奮斗的結果,是全體職工共同努力的結果,也體現出襄軸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意味著襄軸不僅領軍于國內汽車軸承行業,而且是在更高的層次上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跟上國際先進企業的發展步伐。而襄軸之所以能夠自信地走過40多年的風風雨雨,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對科技人才的重視,離不開對科技創新的孜孜以求。可以說,襄軸的跨越發展之路,也就是襄軸的科技創新之路。”
緊抓科技創新的生命線
襄軸的前身襄陽軸承廠,始建于1968年,國家投資建設的專為汽車行業配套國家重點項目。由我國自行設計、施工并采用當時國內先進設備和同行業技術建造,代表了我國軸承行業當時的最高水平。
國家原機械工業部在建設襄軸的初期,就同步建設了國家唯一的汽車軸承專業研究單位——襄陽汽車軸承研究所,這是中國軸承行業四個二級專業研究所之一。也就是說,早在計劃經濟時代,襄軸就站在了汽車軸承研究領域的最前沿。
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1993年襄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成為我國汽車軸承行業第一家進行股份制改造的國有企業,同時更名為襄陽汽車軸承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6年底在深交所上市。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的襄軸,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條生命線,不斷研發新產品,推出新成果,始終保持著中國汽車軸承行業領頭羊的地位。襄軸公司企業技術中心也因此被國家科技部認證為第四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然而,從2000年開始,由于體制、決策失誤等原因,襄軸連續三年巨額虧損,公司曾一度面臨摘牌退市的風險。以前風光無限的襄陽軸承,這時卻被重重烏云籠罩,一籌莫展。
生死攸關的時刻,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強力支持下,襄軸通過大刀闊斧地改革,在我市率先實施了“雙退出”(國有資本退出競爭序列、職工退出國有身份)改制。此時,高少兵毅然挑起大梁,迎難而上,先后出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從2004年起,公司借鑒國外企業和民營企業的運營機制,結合自身特點,構架了一整套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運營機制、模式和創新體系,全員競聘上崗、壓縮機構編制、精簡職能人員、調整工時定額等一系列重大措施陸續開始實施。在高少兵的帶領下,襄軸這艘輝煌一時卻又傷痕累累的巨輪,緩緩駛出暴風驟雨。
這是一次痛苦的“鳳凰涅槃”,也是對襄軸最高決策者的重大考驗,更是企業能否再次騰飛的關鍵一搏。
公司主管技術工作的副總經理張雷不無感慨地說:“經過改制后,襄軸究竟有沒有能力回復元氣?不光襄軸的職工在看,全市人民在看,全國的軸承行業也在看。面對全社會的期盼與關心,我們時刻督促自己,必須鉚足勁,盡快走出低谷,重新塑造輝煌。”
千鈞一發之際,襄軸公司的領導層清醒地認識到技術人才的重要作用,認為企業發展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須保證公司的科技創新能力,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創新人才。為此,公司決定所有技術人員不實行競聘,全部留用,從而使得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有生力量得以完整保存。
經過全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襄軸公司于2008年通過了與國際接軌的TS16949質量體系認證,并在此基礎上加大研發投入,推進產品的升級換代,國際市場不斷拓展。如今的襄軸已實現創新產品“三級跳”,即從傳統的中型卡車軸承生產到輕型卡車、重型卡車、轎車用軸承全系列專用軸承的生產,進而引領著中國汽車軸承從標準件向專用化、單元化、長壽命、低噪音轉化的方向發展,并形成了專、精、新、特的汽車軸承全覆蓋的企業特色。公司緊跟汽車發展前沿,關注汽車發展方向,在新能源、輕量化、低能耗等汽車軸承領域達到了新的水平。創新產品不僅全方位地為中國汽車行業服務,同時也為多家世界500強的國外汽車主機配套,順利進入國際汽車零部件的生產配套體系,實現了國際化配套產品的體系。近年來襄軸公司承擔了多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央投資項目等重大科研和新產品研發項目。圍繞著這些成果,實施了近百項技術改造項目,為企業發展增添了強大的后勁。這些新增項目為公司進一步鞏固國內汽車軸承行業的龍頭地位,并在國際市場搶占制高點打下了堅實基礎。在軸承行業競爭日益加劇的大環境下,襄軸公司依靠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的豐碩成果,經營規模突破10億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初步實現了調結構、上水平、國際化的戰略目標。
重塑科技創新的軟環境
一家企業的技術中心能夠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不單單是對企業技術中心工作的認可,更是對其創新能力、研發水平、管理機制等綜合實力的充分肯定。用該公司副總經理張雷的話說:“襄軸重新回歸‘國家隊’,只是企業申報過程‘萬里長征’的最后一步。為了邁出這最后一步,公司精心塑造了一系列激勵科技創新的軟環境!
為了提高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穩定企業科技人才隊伍,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襄軸建立健全了正常運作的一系列相關規章管理制度,從民主決策到崗位聘用、從財務管理到日常議事,逐步按經營化、規范化、制度化的現代管理機制進行運作。技術中心先后擬定了新產品開發、科技項目管理、專*工作管理、技術標準化管理等13種創新管理制度。
本著“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的管理思路,襄軸制訂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激勵辦法,包括技術人員的考核、職位評價和薪酬體系。在工作分析和崗位評估的基礎上,公司制訂了對內具有公平性,對外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制度。在嚴格考核的基礎上,保持員工總體薪酬在同行業或本地區領先。對技術人員則實行具有吸引力的激勵政策,形成了職位工資+項目獎勵+福利待遇+精神鼓勵等完善的科技創新激勵體系。比如:在新產品開發方面,設立新產品獎勵基金;在知識產權方面,設立專*獎分配給申請專*人;在技術立法方面,設立標準貢獻獎等。目前公司正在探討股權激勵,擬向科技人員傾斜,以進一步激發科技人員的創造性。
襄軸公司在技術中心管理方面走向現代化、民主化、專業化,技術人員的待遇保障了,那么科研經費如何落實呢?
說起襄軸科研經費的來源,作為公司技術帶頭人的張雷如數家珍:“首先,公司每年會在經營計劃中安排足夠的研究開發費用。其次,公司在立足自主籌集科研經費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國家政策,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積極向國家、省市科技部門申請資助。同時,不斷探索與上下游企業或同行業企業合作的研發模式,以降低研發的風險。另外,公司還通過技術轉讓、提供技術服務獲取收益。近幾年以公司汽車軸承專有技術為股份已與多家企業簽訂了技術入股合資協議,投資收益作為技術中心研發經費的補充。”
襄軸公司傳動軸分廠技術質量科科長李國豪,已經在襄軸科技工作第一線辛勤耕耘了30多年。從一名普通職工,成長為公司等速萬向節項目研發的領軍人物,李國豪在實現一個又一個新突破、新目標的同時,也見證了襄軸科技創新的點點滴滴。
李國豪說:改制以后,襄軸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大幅提高,這些經費主要用于科技創新項目和技術中心建設發展,包括辦公費、研發費、專家顧問費、申報費等,確保科研經費及時足額到位。在科技創新的強力助推下,企業再次迅速崛起,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以我分廠生產的等速萬向節為例,2005年銷售收入僅有300多萬元,2011年已達到了1.2億元,產品不僅為我國四大自主品牌配套,同時還為合作品牌的汽車公司服務,中國的猛士軍車、高端客車、新能源轎車使用的軸承均是我們生產的產品。
為了促進企業技術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充分發揮技術中心研發和培養人才的作用,目前襄軸正在積極建設新工業園。新工業園建設方案除新建技術中心科研大樓、試驗大樓外,還將為技術中心新增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發、檢測和試驗設備,并引進一批高層次科技人才,逐步將技術中心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集研發、檢測和試驗于一體的企業技術中心。
如果說企業是“巢”,那么科技人才就是“鳳”。鳳凰只選擇最好的巢穴落腳,科技人才也只會在最優秀的企業生根。而最優秀的企業,不僅會提供誘人的待遇,更會認真考慮如何留住人才,最終激發出科技人才的創新智慧,為企業創造最豐富的價值。
在用好企業現有技術人才的基礎上,公司領導層走訪全國各地,請回改制前流失的技術骨干,一大批技術人才得以重用重新回到關鍵的技術和領導崗位。公司加大“引智”力度,吸引了國內外高級技術人才投入到襄軸“二次創業”的事業中。
襄軸技術中心依托著優秀的汽車軸承技術研發團隊,運用行業先進的創新機制,不斷創新學習,這幾年,公司以“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參加軸承行業組織的各類設計、工藝、檢測、制造各專業技術培訓260人次。
為保證襄陽軸承的核心技術優勢和提升公司產品競爭力提供技術支撐,公司先后派遣技術中心工作人員52人次出訪奧地利、法國、德國、印度、意大利、日本、俄羅斯等國進行技術交流、考察、培訓等國際交流活動。同國外汽車軸承行業的知名企業進行技術合作與交流,學習軸承行業的國際領先技術,不斷提升ZXY品牌的國際知名度,提高產品技術水平與質量,努力使”襄陽軸承“成為民族精品、國際一流的汽車軸承。
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僅僅依靠自己的科技創新力量,并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敢想敢干的襄軸人,在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科研優勢的同時,也積極實行產學研合作機制。公司先后與華中科技大學、洛陽軸承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使公司技術水平在國內同行業中始終處于領先地位。
近年來,襄軸還加大了與上下游企業及同行業企業間合作的力度,通過中國軸承工業協會、軸承產業集群會議等各種渠道,組織科研人員到同行業參觀學習,積極參加行業協會組織的學術研討會,聘請國內外同行業技術專家到企業進行技術指導。產學研合作機制的有效建立和作用的充分發揮,為企業人才培養、課題研究和產品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爭當科技創新的急先鋒
如何對生產線進行優化升級?是擺在所有老企業面前的一道復雜課題。作為擁有40多年歷史的企業,襄軸在企業的轉型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方面一直走在同行業前列。
為了發揮固有設備的最大效率,襄軸組織專門的老設備數控化改造技術團隊,將使用了多年的舊設備改造成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設備。這在全國軸承行業是獨一無二的,也與我市提出的建設“智能型數控中心”不謀而合。
談到襄軸從單一生產卡車軸承到生產個性化車用軸承的轉變時,張雷自豪地笑著說:“卡車軸承屬于標準軸承,只要具備一定的生產標準,大家都能做。而個性車用軸承是‘一車一品’,屬于專業設計和制造軸承,是按照客戶要求專門定制的。只要是定制的,就一定是有市場的。這樣一個重大的產品結構調整,在產品研發、裝備投資、質量保證和管理水平上都上了一個更高層次。這些產品的生產標準、技術立法一直都是我們在做,這是同行業的許多企業做不到的!
最近這幾年,僅襄軸公司主持和參與制定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就有十二項,汽車軸承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則全部由襄軸制定,同時襄軸作為中國軸承技術標準代表團團長單位參與國際技術標準立法,行使國家權力。在襄軸公司行政大樓的榮譽室里,鑲嵌了不少汽車軸承方面的認定書,其中帶國徽的認定書就是“國家標準”。公司董事長高少兵說:“擁有的專*多少,代表著企業的自有技術被法律認可和保障的程度就會有多少。而參與標準制定的多少,則意味著企業在行業里的話語權的大小。襄軸參與了整個汽車軸承領域內所有標準的制定,具有絕對的話語權,許多企業只能望其項背!睘榱耸蛊髽I的科技創新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襄軸公司在產品技術的分析、圖紙設計、工藝管理、生產銷售等領域基本實現了自動化和智能化。
企業改制前,襄軸的工程師畫設計圖時都是在圖紙上手工繪畫,如果需要參考相關的檔案資料,還必須到資料柜查找,F在,企業經過了“甩圖板”、“甩柜子”階段,技術中心不僅實現了電腦繪圖和查找資料,就連公司財務人員也會按照圖紙來計算,工資、養老保險、醫保等都可以通過信息化集成。
張雷一邊說著還一邊拿出自己的手機介紹道:“以前,圖紙設計好后,工作人員必須一個一個送到我辦公室來簽發,F在,只要有手機信號的地方,我就可以在手機上簽發圖紙。輸入自己密碼,進入操作界面,點擊批準按鈕,我的名字就會出現在圖紙上,就可以完成工作。技術人員在繪制產品設計圖的時候,只需將關于產品的各項標準和數據輸入基礎平臺,就可以自動生成一個完整立體的產品設計圖……襄軸的信息化跨越發展,很有可能就是襄陽工業今后信息化發展的方向!
現在,襄軸公司正在全力打造“中國一流、國際先進”的新型工業園區。工業園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先進的汽車軸承生產和研發基地。目前,工業園商用車軸承分廠和等速萬向節分廠的五棟7.4萬平方米的廠房,已經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并正式投入生產。
說到未來的發展目標,高少兵董事長信心滿懷地說,獲得國家級技術中心,僅僅是襄軸做強做大企業的新起點。我們將努力把技術中心建設好、管理好,充分發揮科技隊伍的創新能力,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開發更多更新的高附加值的產品,做強、做精、做大汽車軸承產業。公司將借國家級技術中心這一平臺,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堅定不移地走科技創新發展之路,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努力把公司打造成為國際化企業,把ZXY軸承打造成為國際知名品牌,躋身世界軸承強企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