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已過,大雪將至。許多北方城市或已迎來今年的初雪。當你想要滑雪時,滑雪機器人可以教你滑雪;當你在看世界杯想要來一瓶啤酒時,生活機器人可以幫忙;當你老了,“陪護機器人”可以幫你照顧飲食起居......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漲,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影響,機器人市場需求持續上升,越來越多的服務型機器人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機器人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22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市場規模將達1712.4億元。其中,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742.4億元,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達821.2億元。
艾媒咨詢預測,隨著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其應用和投資價值逐漸凸顯,2023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59.2億元,屆時將超越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成為中國機器人最大應用領域。
應用場景拓寬,服務機器人賽道發展提速
2021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增加高端產品供給,面向醫療健康、養老助殘、公共服務、特殊環境作業等領域需求,重點推進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重點產品的研制及應用,拓展機器人產品系列,提升性能、質量和安全性,推動產品高端化智能化發展。
在政策的支持推進下,以及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社會問題的影響下,服務機器人代替部分人工和輔助工作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強烈。隨著科技發展,服務機器人創新性功能的開發也在不斷拓展。多種因素拉動下,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價值逐漸凸顯,市場需求被加速培育。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物流倉儲業和酒店旅游業是目前服務業中機器人滲透率最高的行業,在受訪企業用戶中應用比例均超過六成。此外,金融業、醫療業、教育業、餐飲業都在大力籌備應用服務機器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驅動下,社會對無接觸式服務需求明顯提高,餐飲行業配送場景的服務機器人市場快速發展。
例如美團從2016年開始布局研發自動配送車產品,并在2017年推出首款產品。美團自動配送車可以填補騎手運力不足的地區所需要的運輸力,實現全方位的即時配送。
在疫情期間,美團自動配送車已在北京、廣州、深圳、南京、成都等多地落地應用,配合物資配送工作。截至2022年8月,美團自動配送車服務已在室外全場景累積配送超過240萬訂單,自動駕駛里程超150萬公里。美團還在自動配送車領域投資了毫末智行、輕舟智航等企業,加快相關產業布局。
除了物流配送領域,服務機器人也在教育、家庭清潔、醫療服務、酒店服務等領域不斷深入拓展。京東研發“京小智”,提供智能咨詢與導購服務;網龍網絡旗下教育子公司華漁自主研發AI教育機器人“李清照”;高仙機器人主打室內清潔配送服務,主要商用場景就包括酒店自動送物、清潔、消毒等功能。
場景化需求的牽引使服務型機器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服務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959.2億元,市場份額將有望超越工業機器人;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50.1億元,中國服務機器人賽道發展提速,成長空間巨大。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技術引領和社會需求驅動下,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寬。目前,家用機器人由于場景有一定局限性,行業發展已經從場景開拓轉向垂直功能挖掘;商用機器人由于可應用領域廣,不同領域的需求都具有差異性,可挖掘潛力巨大。
服務機器人降本增效成果顯著,人機協同成未來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各行業應用機器人的主要原因是希望通過機器人來完成重復性勞動,降低人工成本,以及提升工作服務效率。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服務業在應用機器人之后成本降低幅度大部分在50%以內,其中有少部分企業能夠將成本降低在50%-75%?梢,服務業中應用機器人之后,工作效率大部分都有所提升。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由于當前商用機器人的價格相對較高,短期成本上漲的情況比較普遍。結合各行業應用機器人比重,降本增效成果顯著。
在中國機器人商業化價值不斷凸顯,國家政策不斷推出利好行業發展的同時,資本也聞風而動,搶占千億風口。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5年后中國機器人行業的資本活躍度明顯提高,2021年機器人行業投融資金額超過千億元,達到了新高水平。從投融資輪次看,C輪以前的融資事件占比近七成。
中國互聯網企業也紛紛搶灘布局。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到2022年,包括美團、百度、阿里巴巴在內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都在積極投資機器人研發與制造企業,醫療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等領域尤其受到互聯網資本的青睞。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機器人行業的資本活躍度正不斷上升,對于技術密集型產業,資本的進入將幫助企業獲得更有力的研發支持。隨著機器人應用場景被不斷開發,各場景下的投資價值逐步凸顯,資本活躍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此外,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七成以上受訪企業負責人認為機器人應用的主要價值是節約人力成本,減少重復工作。八成以上受訪者對于未來機器人協助人力工作情況持樂觀的態度,認為普及應用能實現人機互動交流。
目前社會上對于機器人協助人力勞動普遍持開放態度,隨著機器人在家庭、出行、學習、辦公等越來越多場景的廣泛應用,特殊領域的機器人應用研發也在持續推進,“人機協同”將成為未來社會各行業的重要工作模式,實現“人機協同”也是未來企業釋放更多發展潛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