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上周末,2015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舉行了三場科技表演示范演出。臺灣舞蹈家黃翊帶來了一部演員與機器人共舞的作品《黃翊與庫卡》。
上周末,2015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舉行了三場科技表演示范演出。臺灣舞蹈家黃翊帶來了一部演員與機器人共舞的作品《黃翊與庫卡》。在全黑的氛圍中,黃翊的頭在有節奏地轉動,機器人手臂上的燈也隨節奏舞動,仿佛有了情感,表達著音樂中的情緒,而音樂與機器的轉動也形成了奇特的“交響”。妙趣橫生的表演,驚艷了現場觀眾。
黃翊在演出結束后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我從小就想擁有一個機器人。與機器人一起跳舞也是我的一個夢想。”黃翊說,這個舞蹈最開始是為比賽完成一個作品,后來進行了拓展,并加入了兩位演員的表演,“我希望講述的是人與機器人的關系。”在舞蹈中,音樂的節奏和真人的舞蹈節奏、機器人的舞蹈節奏達到了統一。黃翊說:“這確實很難,首先在編舞時要與音樂的節奏達到統一,然后再想辦法讓機器人表達音樂的節奏和情緒。每一分鐘的舞蹈要用兩個小時來編程序,雙人舞與機器人的十分鐘的舞蹈,編程序要花二十個小時。”
黃翊在演出結束后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我從小就想擁有一個機器人。與機器人一起跳舞也是我的一個夢想。”黃翊說,這個舞蹈最開始是為比賽完成一個作品,后來進行了拓展,并加入了兩位演員的表演,“我希望講述的是人與機器人的關系。”在舞蹈中,音樂的節奏和真人的舞蹈節奏、機器人的舞蹈節奏達到了統一。黃翊說:“這確實很難,首先在編舞時要與音樂的節奏達到統一,然后再想辦法讓機器人表達音樂的節奏和情緒。每一分鐘的舞蹈要用兩個小時來編程序,雙人舞與機器人的十分鐘的舞蹈,編程序要花二十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