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初裁即將啟動,但此時業內所持觀點仍不盡相同。
業內人士分析,迫于6月份歐洲對中國光伏產業的“雙反”終裁壓力,此次中國多晶硅“雙反”將考慮下游組件商的生存狀態,多少會影響在稅率制定上的尺度,因此,此次“雙反”的效果也有待驗證。
去年進口超8萬噸
在2010年之前,多晶硅市場被世界七大供應商長期占據壟斷地位。隨著國內企業在光伏領域的不斷破局,時至今日,全球多晶硅行業格局發生巨大變化。單從產能上來看,國內保利協鑫已經成功坐上世界多晶硅供應商的頭把交椅,其后依次為南韓的OCI、美國Hemlock、德國Wacker以及挪威的Renewable。
近一兩年,國內多晶硅行業在自身產能過剩和國外多晶硅企業加速傾銷的雙重壓力下,幾近遭遇滅頂之災。除保利協鑫、大全新能源等實力較強多晶硅企業尚能保持部分產能開工之外,國內近百家多晶硅企業逾9成的企業面臨倒閉,國外“低價傾銷”對我國多晶硅行業確已造成實質性傷害。
如今,保利協鑫一家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可達50%-60%,但隨著國內光伏市場的繼續打開,國內對多晶硅的進口量仍居高不下。
從相關海關數據看,2011年中國總計進口多晶硅6.46萬噸,同比增長36.00%,進口額超過20億美元;2012年,中國多晶硅進口超過8萬噸,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從德國、美國和韓國進口多晶硅超7.6萬噸,占總進口量的88.6%以上,總價為19.6億美元。
“2012年,保利協鑫為頂住國外企業的傾銷壓力,也只能選擇銷售價格的不斷下降以保住市場份額。”江蘇中能副總經理呂錦標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下游企業受制長期合同
當前在業內普遍存在一種觀點是,多晶硅“雙反”僅對行業上游企業有益,損害行業下游企業的利益。國內一旦對進口多晶硅課征50%的關稅,就意味著多晶硅價格上漲至20-24美元/公斤之間,光伏產業下游的企業產品制造成本就將每瓦上升0.50美元至約0.65美元。
但事實上,這幾年,國內光伏組件企業與海外簽訂的長單才是國內企業無法擺脫的痛苦。
源于幾年前國內光伏行業的野蠻生長,企業之間為了拼規模、上產量,爭相采購多晶硅原料,很多公司當時以40美元-50美元/公斤的價格與海外原料商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這些合同少則幾年,長則十多年。
自2008年起,多晶硅價格一路下滑,現在國內多晶硅價格已經降到17美元-18美元/公斤。在此情況下,國內光伏組件企業仍然需要繼續按照約定的高價履行海外長單協議,如果單方毀約,也要面臨支付大筆違約金的風險。相關統計預測,未來10年,中國光伏企業背負的海外長單總額仍高達200美元-300億美元。
呂錦標說:“多晶硅‘雙反’看起來是對上游行業有利,提高了下游企業的生產成本。但從2012年國內交易來看,30%左右是價格在40美金-60美金/公斤的長單,70%是按照16美金-20美元/公斤現貨價格出,平均交易價格約在26美元/公斤。而2013年,國內通過“雙反”的影響,一些訂單將歸到短期上來,硅料價格可以維持在25美金/公斤以下,從長期來看,對國內光伏行業發展都是一個利好!眳五\標強調,國外在大量出口國內多晶硅之后,卻封閉中國光伏組件的出口,這本身就很不公平,發起多晶硅“雙反”是一件值得國人振奮的事情。
據了解,此次國內提出“雙反”申請的四家多晶硅企期望在最終的裁決中,商務部能對以上美、韓、歐三個區域多晶硅廠商裁定征收40%-50%的懲罰性關稅。即使最終稅率定在20%-30%左右的低水平,國內廠商亦有望維持不賠不賺的保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