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浙江紹興電力局“一種采用鋼管竹笆塑布為材料進行圍堰壩”的新技術獲國家發明專*,此技術讓養殖水域建電塔不再成為輸電線路建設瓶頸。
2004年3月,500千伏舜江變投產在即,其中一條220千伏出線的三基塔位必須立在延綿近900畝的珍珠養殖基地里。按計劃,需在水塘中圍堰排水后,再澆筑12個20平方米的混凝土基礎。按照傳統施工方案,是將泥土運載至場地,然后裝入塑編袋或草編袋,在魚塘中先打兩排木樁,將土袋放入木樁中間層層壓疊成壩。該方案遭到了珍珠塘養殖戶主的強烈反對。原因是在土壩的建拆過程中,會污染水質,影響珍珠蚌的生長發育。為此,紹興電力局迅速組織現場技術攻關。受到農村用竹排做圍欄的啟發,他們嘗試用腳手架加上竹排來取代傳統的木樁加土袋做成圍水壩。施工人員將鋼管錯綜有序地結構排列,外面密封包裹彩條布,內襯竹笆板,把場地內的水排出,圍堰壩就牢牢將水擋住。經過多次改良,該局在養殖塘中筑起了“無土圍堰壩”。排水、挖坑、澆筑塔基……施工結束清理場地,珍珠塘內水質仍清澈透明。
諸暨素有“珍珠之鄉”的美稱,40萬畝茫茫無際的珍珠養殖基地成為當地一景。“無土圍堰壩”施工技術的應用,不僅解決了輸電線路建設難題,而且節約了不少資金。8年來,紹興電力局采用“無土圍堰壩”技術的輸電塔位達到120多個,累計節約建設資金近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