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企業轉型升級需政策給力
——“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雙管齊下
“今后五年可能是我國積極發展闖關攻堅的五年,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比珖䥇f委員、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不管是什么所有制的企業,如果誰失去了這個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時機,誰就將處于被動。
與黃淑和的觀點不謀而合,全國人大代表,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種衍民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當前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形勢下,許多企業生存發展都面臨著產能過剩、行業惡性競爭加劇、生產資料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大幅增加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造成的一系列經營困難和風險,這就促使企業必須進行轉型升級發展!
兩會期間,設備企業轉型升級被認為是我國制造業步入高端化的“靈丹妙藥”,同時也是擺脫中國制造業“企業不強、技術不強、產品不強”的不二法門。轉型升級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占領市場制高點、贏得市場先機的必然選擇,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場革命。但企業如何轉型、怎樣升級似乎仍是擺在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中國制造業已經走到了一個重要關口,高端轉型、產業升級刻不容緩!比珖舜蟠硗踅鸶坏挠^點并非聳人聽聞。
2012年上半年,我國電工行業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甚至被認為是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電力設備行業諸如電纜、變壓器、風機、光伏等等都不同程度出現了產能過剩、利潤下滑、惡性競爭、質量下降等弊病,雖說全球經濟波動給上述行業帶來一些影響,但無疑也暴露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短板。
應該看到,我國制造業依然大而不強,勞動生產率及工業增加值低,低水平生產能力過剩,高水平生產能力不足,技術創新能力相對薄弱,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較低,同時,我國制造業的結構不盡合理,裝備制造業薄弱,制造企業的規模普遍偏小,不能形成規模效應,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
“以風機制造企業為例,一方面隨著市場政策收緊,風電投資、項目審批從嚴,開工項目減少,而風電整機制造企業迅速增加,僧多肉少,市場競爭加劇;另一方面,風電機組質保期不斷延長。使風電場運營的風險和成本從業主逐步向風電設備供應商轉移,造成巨大企業資金壓力!比珖舜蟠怼|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風電事業部副主任工程師趙萍告訴記者。
與風機制造企業類似,大多數電力設備企業必須接受和面對著殘酷競爭下的洗牌。無論是特高壓建設還是堅強智能電網的搭建,無論是核電站開拔、水電加速核準還是光伏電站熱潮,其實都在倒逼相關設備企業進行轉型升級,以適應日益嚴苛的要求,然而話說回來,企業轉型升級又離不開政府這只“看不見的手”來扶持。
“無形之手”需給力
企業只有靠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拓展上下游產業鏈,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才能實現轉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種衍民給出了企業轉型升級的三個建議,第一,轉型發展關鍵是靠企業自身的努力,增加企業投入,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推進技術進步,不斷開發新產品,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第二,必須調整企業的產業結構,加大系統集成能力的培養,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抓好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不斷拓展企業的生存空間,使企業真正的成為國際化的公司。第三,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只有“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雙管齊下,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的轉型發展。
事實上,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對于民企而言,雖說具備“船小好調頭”的優勢,但在政策、財稅、資金等方面卻先天不足。因此,完善、落實相關的政策法律體系、加大對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的財稅扶持力度、加大對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實施“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力度,成為未來民企轉型升級的關鍵。
無獨有偶,今年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在其提交的題為《關于建立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救助機制的提案》中指出,“受國內外經濟形勢下行影響,民營企業依靠傳統的模式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全國工商聯呼吁設立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名義的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救助基金,采用政府和民間力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募集,不失為一個解決民企資金問題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