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我國抑制海外多晶硅傾銷的措施陸續(xù)頒布鼓舞,以及光伏電站建設興起刺激下的多晶硅需求上升帶動,春節(jié)過后,國內太陽能級多晶硅現貨價格依然延續(xù)著節(jié)前時強勁的上漲勢頭。
2月9日,《證券日報》記者獲悉的數據顯示,太陽能級多晶硅現貨價格已由1月份的15萬元/噸急速攀升至16萬元/噸的近期高點(按2月9日匯率計算,約為26.384美元/公斤),其中少部分廠家甚至面臨著硅料緊張等無米之炊的窘境,無奈將報價提高到16.5萬元/噸。
同時,多晶硅的緊俏也正在資本市場中不斷發(fā)酵,以多晶硅風向標——保利協(xié)鑫為例,其股價在2月6日至2月7日的兩個交易日中,便創(chuàng)出了逾10%的累計漲幅。
但值得注意的是,經歷過多晶硅價格“過山車”式波動的洗禮后,國內多晶硅產業(yè),特別是一線多晶硅企業(yè)已具備了相當的產業(yè)責任感,他們不僅不渴求“多晶硅價格高漲”帶來的眼前利益,更試圖通過技術革新,降低生產成本,謀求與下游合力推進光伏平價上網,做大蛋糕。
基于此,業(yè)界判斷,雖然短期多晶硅價格仍將維持在16萬元/噸這一高位,甚至伴隨中歐多晶硅貿易達成價格承諾,及海外進口多晶硅逃稅無門,略有向上突破。但從中長期來看,多晶硅價格已上漲乏力,趨于平穩(wěn)。特別是受到2014年下半年,硅烷流化床顆粒硅量產,多晶硅生產成本將大幅下降的預期影響(其成本將較最先進的改良西門子技術再下降40%),多晶硅價格將進入下行通道,促光伏盡快實現平價上網。
中歐或達成多晶硅價格承諾
春節(jié)前夕,商務部先是于1月20日公告了我國對美、韓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調查的終裁結果,又于1月24日公布了對歐盟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裁定原產于歐盟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存在傾銷,中國多晶硅產業(yè)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事實上,在歐盟對華多晶硅出口中,傾銷及補貼不但存在,且甚為嚴重,相關知情人士曾向《證券日報》獨家透露,“初裁中,歐盟第一大多晶硅生產商——德國瓦克公司的被裁定的反傾銷稅率為21.8%,反補貼稅率為10.7%,合計達32.5%”。
不過,針對中歐多晶硅反傾銷案,商務部公告指出,考慮到本案特殊市場情況,調查機關決定在初步裁定后暫不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對此,上述知情人士介紹,“鑒于中歐此前光伏爭端最終以價格承諾落幕,此案未來或將‘和解’,即我國會與歐盟就多晶硅達成價格承諾”。
業(yè)界評價,我國與歐盟達成限制多晶硅進口數量和價格的“價格承諾”,是我國據此前德國及歐盟對中歐間光伏爭端的處理,給予的對等姿態(tài)。其將“溫和”地維護國內多晶硅產業(yè)利益,達到貿易救濟的效果。
多晶硅價格短期看漲
另外,《證券日報》此前曾獨家報道,多晶硅“雙反”調查期間及初裁、終裁結果發(fā)布后,海外多晶硅企業(yè)正采取合法手段,有效規(guī)避相關懲罰性關稅。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硅業(yè)分會提供的調查數據顯示,在“雙反”調查之前,我國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一般為總進口量的50%,但在調查發(fā)起后,國外多晶硅產品便開始大規(guī)模采用加工貿易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以至于在2013年8月份、9月份時,我國加工貿易等方式進口多晶硅所占比例接近了總進口量的80%。
是什么促成了多晶硅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量的激增?理由很簡單,以這樣的方式進口就可以規(guī)避懲罰性關稅。據了解,加工貿易是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為促進外向型經濟發(fā)展,帶動中國勞動力出口所采取的特殊貿易方式。根據規(guī)定,以加工貿易進出口均不征關稅。
日前,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這一現象的愈演愈烈,已警醒有關部門考慮將太陽能級多晶硅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貿易維權的成果或將得到鞏固。
而正是在這一預期與中歐多晶硅“雙反”將達成價格承諾的共同作用下,以及我國大規(guī)模啟動光伏應用市場的帶動下,多晶硅價格的持續(xù)上揚獲得了支撐。
不過,趨于寡頭的全球多晶硅市場,實現了規(guī)模效應,大幅壓低了多晶硅生產成本,特別是新技術的誕生更將有效平抑多晶硅價格的快速上漲。
以保利協(xié)鑫為例,該公司不僅占據了全球多晶硅市場的25%、全球硅片市場的30%,還擁有全球最大規(guī)模——每年6.5萬噸多晶硅和10吉瓦硅片的產能。此外,其更高品質的硅烷流化床顆粒硅將于2014年下半年實現量產(萬噸級),屆時顆粒硅全成本將低于10美元/公斤,較現如今最先進的改良西門子技術下降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