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到“2700”
2007年,在國電集團、國電科環大力倡導企業轉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策下,聯合動力應勢誕生。五年之前,聯合動力的名字在中國風電界默默無聞,淹沒于維斯塔斯、歌美颯、GE、華銳、金風這些華麗響亮的外企、上市公司中。如今,聯合動力擁有六家全資子公司、三家控股公司,建成保定、連云港、赤峰、長春四大整機制造基地,宜興、包頭兩大產業鏈基地和專業運維服務公司,涵蓋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形成集大型風電機組設計研發、生產制造、銷售、調試服務為一體的產業格局,國內行業排名三甲,全球行業排名位列前十,成為全球風電行業中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公司。
2007年12月,聯合動力首批3臺樣機下線;隔年4月,首臺樣機立于河北尚義,創下了風機制造史上的吊裝最快速度;2008年12月,聯合動力第100臺風機下線,具備批量生產能力;2011年12月,公司整機生產能力達2700臺,安裝調試和服務的項目達125個,投運機組可利用率達98% 以上,累計吊裝機組5418MW,以風電機組年利用小時2000小時計算,機組并網后每年可發電超過100 億千瓦時,與燃煤電廠相比,這一發電量相當于節約標準煤400 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近千萬噸。五年時間,完成產能3臺到2700臺的飛躍,聯合動力創造了中國風電發展史上一個個奇跡。
推動風電制造國產化
中國是風能大國,風能資源儲量居世界首位,而五年之前,中國風電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風力發電設備長期依賴進口,技術水平嚴重滯后。由于風電設備要求在野外條件下必須可靠運行20年以上,經受住各種極端惡劣天氣和非常復雜的風力交變載荷考驗,對風力發電設備產品的質量要求極高,大型風電設備國產化,在當時,幾乎是一個遙遠的的夢想。為了完成風機國產化這一夢想,聯合動力開始了艱難的自主研發之路。經過5年的拼搏努力,聯合動力已經全面掌握了風機的核心設計技術,自主研發設計的1.5MW、2MW、3MW、6MW 系列化風電機組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適用于陸上、海上風場,并在低風速機型、高海拔機型、風電并網技術的應用研究以及海上風機方面擁有技術領先優勢。“聯合動力”品牌風機遍布全國各地,并遠銷海外。
從第一臺200千瓦三葉片低轉速風機于1956年在丹麥誕生到現在,風電技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五年來,聯合動力矢志不渝地堅持走技術創新之路,研發團隊從最初的10余人變為現今的170余人,擁有風電設備及控制、能源潮汐海洋能發電技術兩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北京風電設備可靠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風力發電技術重點實驗室、北京專*工作試點單位、內蒙古自治區企業技術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平臺。2011 年8月26日,聯合動力 3MW 海上雙饋風電機組榮獲國家級能源科學技術成果鑒定書。目前,公司擁有國內專*205 項,其中國內發明78 項、實用新型127 項;授權發明6 項、實用新型96 項;國際(PCT)專*5 項;擁有軟件著作權19 項。
聯合動力低電壓穿越( LVRT-Low VoltageRide Through ) 等電網友好技術處于領先地位。2010年5月,公司1.5兆瓦機組在吉林雙龍風電場國內首家通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電科院”)的低電壓穿越測試認證,為業內低電壓穿越標準的制定提供了第一手依據。2011年4月,該機組又在張家口尚義石人風電場通過GL-Wintest零電壓穿越測試,成為國內第一個通過零電壓穿越現場測試的雙饋式風力發電機組。同時,聯合動力一大批現場運行的機組相繼通過了德國勞氏GL、中國電科院、東北電科院、甘肅電科院、山東電科院等相關測試機構的低電壓穿越抽檢測試,充分證明了其低電壓穿越技術的高可靠性。目前,聯合動力1.5MW 風電機組已通過GL、中國船級社、鑒衡認證中心產品設計認證,3.0MW 風電機組已順利通過中國船級社認證。其中1.5MW UP77 風電機組已獲得全球最權威型認證之一評級機構GL 頒發的A 級設計認證,標志著聯合動力風機設計及生產能力已達到國際同類先進水平。
在中國風電發展進入穩步求進的重要轉型時期,聯合動力將引領中國風電事業實現從“中國制造”變為“中國創造”,“風能大國”向“風能強國”,從“陸地”進軍“海上”,從 “國內市場”進軍“國際市場”。聯合動力同中國風電產業一起,逐漸在世界清潔能源的版圖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引領風電多元化發展
隨著風力發電機組單機容量的不斷增大和風電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多元化已成為風電技術的發展趨勢,聯合動力充分考慮國內外各種類型的地域、環境、電網等因素,已研發出防風沙、抗低溫、高海拔、低風速、潮間帶、50HZ等多種類型風機,適用于各個風場環境。
中國風資源豐富,風場遍布全國各地,由于中國的北方具有沙塵暴、低溫、冰雪、雷暴,東南沿海具有臺風、鹽霧,西南地區具有高海拔等惡劣氣候特點,在風電機組設計和運行時,必須具有一定的防范措施,以提高風電機組抗惡劣氣候環境的能力,減少損失。聯合動力在研發防風沙、抗低溫、防雷擊、抗臺風、防鹽霧等方面著手進行了研究,以確保風電機組在惡劣氣候條件下能可靠運行,提高發電量。
此外,低風速地區的風力資源開發已成為國家“十二五”風電規劃的重要戰略布局之一。聯合動力低風速風機突出低風速下的效率,可以實現微風啟動技術,能夠充分利用超低風速區的風能。以1.5兆瓦為例,聯合動力的低風速機型,能夠比86米直徑的同類機型提高發電量16%,比77米直徑的同類機型提高發電量40%。
針對我國復雜多樣的地形特征,聯合動力研發出潮間帶機型,正在研發風機抗臺風控制策略,用于抵抗沿海每秒70米的強臺風,逐步開發了2千至4千米的高海拔機型和4千至5千米的超高海拔機型。聯合動力自主研發的超高海拔風機將于今年底立于西藏地區首個風場項目,該機型充分考慮了西藏地區超高原、低溫、低空氣密度、極限風速高等特點,具有高可靠性,高抗極限風速等能力。風場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風場,聯合動力品牌風機將立于世界之巔。
隨著風電技術的推進及海上資源的開發,使風電機組大型化和向海上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笆濉逼陂g,我國將重點開發大型陸上風電機組與海上風電機組。風電發展市場潛力巨大,聯合動力有針對性地研發相關產品,3兆瓦陸上和海上風機于2009年底下線,6兆瓦海上風機于2011年底下線。6兆瓦海上風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6MW海上風電機組在聯合動力連云港公司下線,這是目前國內單機功率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組,代表了我國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制造技術的最高水平。該機組自主研發的配套葉片長度為66.5米,是目前國內自主設計和生產的最長的風力發電機組葉片。
綜合實力贏得市場青睞
近年來,國內風電行業發展迅猛,國內風機制造企業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聯合動力風電產品以優異的產品性能、質量和服務保證,得到了包括華能、大唐、華電、三峽、華潤等集團的充分肯定。
隨著今年國內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風電行業增速放緩,市場競爭日益加劇,風電機組價格下降,聯合動力面臨著發展和經營雙重壓力。面對嚴峻的形勢,聯合動力積極按照集團公司轉型戰略和風險防控的要求,以“時刻不忘競爭,細節決定一切”的精神,加強企業管理、體制創新、嚴控風險,提升公司戰略決策力和執行力。
上半年,全國風電設備的招標量為447萬千瓦,同比下降60%。在今年上半年風電市場低靡的情況下,聯合動力的投標量同比有所下降,但中標量卻與去年同期相比持續上升,公司綜合實力進一步凸顯,在逆勢中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
從首都北京、“中國電谷”保定、“新能源之都”連云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赤峰、“國家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包頭、“環保之鄉”宜興、到“北國春城”長春,聯合動力基地大家庭近4 千名員工,在集團公司“大力發展新能源引領企業轉型”的旗幟下,為打造國際一流的“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這一共同夢想和光榮使命,奉獻著智慧,履行著各自的職責,創造了聯合動力輝煌的五年?梢哉雇龠^五年,我們將會看到一個更加成熟、全球化的風電制造旗艦企業。
乘長風,破萬里浪!五年,聯合動力人實現跨越發展、成就非凡。未來,聯合動力人滿懷壯志、勇攀高峰,誓將鑄就新的輝煌。(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 趙霄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