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經濟》月刊(2008年9月)封面人物文章
“創新靠行家,做精靠專家”
——訪上海中發集團董事長陳鄧華
對陳鄧華的采訪,是在中發集團一間兼作展示室的會客廳里。四周墻上,環列著這些年來中發集團獲得的各種榮譽和產品證書——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機械500強、中國名牌產品企業、上海市名牌產品企業、上海市著名商標……
在記者看來,這些銘牌和證書,還遠不足以說明中發在業內的地位。這些年來,中發在高低壓輸配電制造行業中已經成為事實上的領軍企業,只是因為它的產品并未直接與大眾的生活發生關聯,不像一些公眾型企業那樣擁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度,因此中發集團更像一個“沉默的王者”——厚重而內斂。
其實, “厚重、內斂”主要還是陳鄧華留給人的印象,也許下意識中,記者已經把陳鄧華的個人性格同時視為中發集團的企業性格——不張揚,但絕對有張力。
上海,提供了黃金機遇
說來也巧,今年恰好是陳鄧華離開溫州到上海發展的第20個年頭。20年前,正是溫州得風氣之先,民營企業蓬蓬勃勃開始興起的年月,28歲的陳鄧華選擇了上海。我們的話題也是從上海、溫州兩地的比較開始。
記者:20年前,溫州是政策比較靈活的地區之一,那時有沒有覺得上海的營商環境比溫州差?
陳鄧華:坦率地講,花同樣的時間,我在上?梢园阎邪l集團做到現在這樣的規模,但如果在溫州,可能連目前的三成都做不到。
溫州在改革開放之初的確發展很快,那時地方企業與社會資源的配合很好,所以很快崛起了一批優秀的企業。但溫州地方畢竟只有那么大,600多萬人口,“七山二水一分地”,一批企業崛起了,對后來者而言,他們所能博取的空間就很有限,所以溫州企業的“第二梯隊”發展就很困難,工業尤其是制造類企業需要大量的廠房土地,自然條件的制約讓溫州的制造業顯出疲態。
記者:從你的話里,我似乎看到改革開放初期時的那些歷史印跡。
陳鄧華:上海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對民營企業“拆掉圍墻”,改變了之前重外資輕內資、尤其是忽視民營企業的觀念。上海政府官員的社會責任感比較強,很少作秀,對待民營企業,他們提出“只要是不觸犯法律的,不能說不能辦,只能說怎么辦!边@種觀念極大地幫助了民營企業。
在上海,我們所能接觸、享有的國內、國外各種社會性資源,也不是其他地方可以比擬的。就拿人才為例,我們一到上海就聘到十幾名顧問,包括很多退休的高級工程師,在后來的幾年中,他們起了很大的作用。
也是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溫州后起的制造企業大部分到上海發展,從嘉定、松江、青浦,到南匯、奉賢、金山,最近10年這些園區里的工業制造企業有三成以上來自溫州,溫州的制造業逐步轉移到上海。一些企業在當地沒有做大,到上海后由于天時地利人和,就迅速地發展起來了。
記者:中發集團就是在那個時期駛入快車道的?
陳鄧華:對于中發集團來說,上海還意味著一個特有的行業發展機會——1990年代開始,國際上電器成品開始了一輪升級換代,這個產業很辛苦,一些發達國家都放棄了,上海的很多國有企業也從中退出了,小企業又沒有能力做,而當時像中發那樣中等規模的企業卻恰好合適。實事求是地說,我們在上海得到了發展的黃金機會。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發集團10余年的發展史,折射了眾多民營企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的發展軌跡。他們從仰望國際頂尖企業開始,一步步地模仿、跟進,直至立足國際化的大舞臺,實現了蛻變與突破。
記者:是否可以這樣認為,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為中發集團形成國際化發展的模式提供了外部環境?
陳鄧華:是這樣的。這些年來,中發集團與國際知名電器制造企業間的合作一直在發展。
集團在上海有5個企業,包含高壓超高壓,中低壓成套、工業自動化等多個輸配電領域。在這些領域,我們都和世界500強企業合作——比如說,中發與日本AE(帕瓦)株式會社及日立高新株式會社合資合作,成立了中發依帕超高壓電器有限公司,研發和生產符合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具有高性能、高質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50kV以上的超高壓輸配電設備,填補了我國華東地區制造和生產該設備的空白;ABB在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做得最好,施耐德在中低壓領域里品牌最響,我們就選擇跟ABB、施耐德這樣的頂尖企業合作。通過與這些國際頂尖企業的合作,我們不僅引進了技術,還引進了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記者:在技術上,中發如何做到自主創新?
陳鄧華:一開始我們就說:未來的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掌握在別人手里。如果掌握在別人手里,做得越大越脆弱。企業一定要有自主創新的能力,發展自主品牌。
國外輸變電高端企業在不斷轉型、升級,他們的技術轉到中國,已經由新變舊,已經從春天進入冬天。所以我們也在研究,和國內一些科研機構、大學合作,開發新的專*產品。
我們的產品大部分是非標,技術含量在行業中偏高。我們有個團隊專門做研發,從國外買過來的技術,先自己消化,再工廠化。中發集團目前與國際頂尖企業合作的模式,就是把外企的優勢和本土化的優勢結合起來,一點一滴地把各種好的要素結合到一起。我們戰略是:做國際品牌,走本土化道路,參與國際化競爭。我們沒有什么絕招,就是腳踏實地做學習型、創新型、兼容型的企業。
管理,不能讓外行領導內行
陳鄧華在接受采訪的全過程中極少有神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