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超臣)
給我們烹制了史無前例、空前豐盛的智能手表大餐,無論是IFA上滾滾而來的三星Gear S、LG G Watch、索尼SmartWatch 3、華碩ZenWatch,還是舉辦獨立發布會的Moto 360,亦或是在蘋果發布會上唱主角的Apple Watch,一個比一個重磅,一個比一個“美味”。而我們似乎忘記了此前更多被我們關注的一個可穿戴領域——智能手環。智能手環在功能上更加純粹,主要偏向于健康健身追蹤,有些設備也具備一些手機信息提醒(如Gear Fit)和鬧鈴提醒功能。
相較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有著兩方面突出的優勢:價格更便宜,續航時間更長。目前的智能手表動輒一千元以上,而智能手環絕大多數在1000元以內,有些甚至不足100元;目前的智能手表續航普遍在一兩天,而智能手環的續航達7天甚至更長。
所以,如何在保持既有優勢、并擴大這種優勢的前提下,提升智能手環的受關注度和市場接受度成為智能手環的重要任務。蘋果近日發布的Apple Watch雖然是智能手表,但是它的一些優秀的設計或想法值得智能手環學習,具體如下。
材質要上檔次
智能手環此前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內置了傳感器的昂貴玩具,濃重的橡膠材質明顯逼格不夠高。尤其對于女孩子而言,她們認為 智能手環首先要兼具時尚的設計和首飾的屬性,采用金屬材質。
我們看到本次蘋果推出了6種表帶設計,并且材質都選擇了不銹鋼、皮質以及為運動提供的橡膠材質,給人感覺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將時尚掛在手腕上。
另外,我們看到了蘋果提供18K金版Apple Watch,僅從材質上它就具備了首飾所具備的奢華和裝飾感,讓人愿意戴在手上作為品味和時尚的象征。這也是絕大多數智能手環所不具備的元素。
做工要精致
提到做工,有時候看到某些品牌的產品,真的很不想把它們戴在手腕上。做工粗糙是很大的一個原因。由于基本上所有的手環都會用所謂的醫用橡膠作為腕帶材質,機器膠合的細節處甚至能看到有切割或擠壓錯位的痕跡。
一些產品由于采用的腕帶和追蹤器主體分離式的設計,所以經過多次充電后會導致扣合處出現破損的情況,這其實也是做工的一部分,經常操作的部位所采用的材質應該盡可能達到一定次數的磨損測試,比如1000次或100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