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國政協召開的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國家能源局透露,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綜合各方意見,提出了科學推進特高壓輸電建設,實現我國電力工業安全、經濟、協調發展的初步意見。該意見已在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4月9日主持召開的專題會議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18日主持的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上原則通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意見的主要內容涉及大力推進“西電東送”戰略、積極支持特高壓作為遠距離大容量輸電的重要方式、進一步深入論證構建“三華”同步電網問題、建立健全電網建設科學決策機制、促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等6個方面。
“西電東送”新增7000萬千瓦
面對嚴峻的大氣環境問題,控煤、減煤被譽為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在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大戰略下,東中部地區煤電項目被嚴格限制,西部地區迎來了煤電發展的新機遇。
2014年5月,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環保部聯合制定《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向京津冀魯地區新增送電規模200萬千瓦。到2017年底,向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三區域新增送電規模6800萬千瓦,其中京津冀魯地區4100萬千瓦,長三角地區2200萬千瓦,珠三角地區500萬千瓦。
具體措施是在西北部富產煤的地區建設大型煤電基地,進一步擴大北電南送、西電東送規模。這一思路,在意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
意見要求,大力推進“西電東送”戰略,實現更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促進能源結構調整。同時,加快推進輸電通道建設。結合煤電、水電、風電基地布局和大氣污染重點防控地區電力需求,再規劃建設12條“西電東送”輸電渠道,新增7000萬千瓦輸電能力。
在輸電渠道建設上,意見指出,積極推進支持特高壓作為遠距離大容量輸電的重要方式。積極推進電力科技進步,鼓勵電網科技創新,支持在輸電通道建設中探索特高壓輸電技術應用。上述規劃的12條輸電通道,初步考慮4條采用特高壓交流技術、4條采用特高壓直流技術,其余采用常規500千伏交流輸電技術。
建立市場化運行電力體制
對于電網建設項目的審批,意見要求,建立健全電網建設科學決策機制。對重大技術問題和重點項目,由企業或科研設計機構提出方案,委托權威、公正、有資質的咨詢單位進行獨立評估,必要時可委托多家評估。擬適當增加電網項目評估咨詢機構,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同時,為促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意見提出,在加強跨區輸電通道建設的同時,合理安排資金投向和項目建設時序,加強配電網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和邊遠困難地區用電條件,促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
此外,意見強調,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逐步建立“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市場化運行”的電力體制。
對此,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吳鐘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電力體制改革思路現在有多種解釋,發電側上網電價與售電側銷售電價將來可能會放開,形成競價市場。
但是,多年來,電力體制改革一直是“走走停停”,面臨多重難題。
吳鐘湖介紹,就電量直接交易來講,有些需要走電網,選擇國家電網[微博]或者南方電網,存在如何收費的問題。同時,也面臨著和電力公司原有供電商之間的競爭問題。
“原來很多人更主張一體化經營,配電不放開,直接交易肯定沖擊配電一體化的概念。”吳鐘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