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經濟體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五年之后逐步走出衰退泥潭,不斷加快復蘇步伐,“再工業化”戰略功不可沒。對此,市場關注焦點往往集中于“制造業回歸”,事實上這并非“再工業化”戰略的核心部分。“再工業化”也不是傳統制造業的簡單回流,而是發達經濟體深刻反思過度去工業化的“陷阱”后,推出的應對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脫節的糾正機制和對經濟發展方式的新探索。通過與“第三次工業革命”結合,其所能到達的高度和實現的目標,遠不止于應對危機和恢復增長。
“再工業化”戰略提出的一系列重振制造業發展措施,是對回歸實體經濟的初步嘗試。一方面著眼本土工業,力圖通過發展先進制造業,重塑競爭優勢,以出口和投資拉動經濟復蘇;另一方面也積極引導海外制造業回歸,為發展實體經濟、增加就業添加砝碼。
從目前來看,發達市場勞動力成本較新興市場仍相對偏高,“制造業回歸”將使生產成本明顯上升。與此同時,對于過度“去工業化”的發達市場,產業空心化、制造業斷層等問題由來已久,“制造業回歸”面臨的不僅僅是生產線重置,還有一系列更復雜的問題。正如蘋果公司CEO庫克所言,電子消費品等制造業從未真正在美國建立,如何建構將是其面臨的棘手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此前由跨國公司主導的“去工業化”過程,此輪“再工業化”目前主要由政府主導。人力成本、前期投入、市場拓展等因素對企業訴求形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使作為主導者及推動者的發達經濟體政府在短期內面臨一定的現實難題,但不足以對“再工業化”發展進程形成明顯阻礙。截至2013年10月,美國、歐元區工業生產指數較2009年同期分別上升16.7%和4.5%,對經濟復蘇產生積極影響。據IMF估測,2013年美國、歐元區經濟增速將分別從2009年的-2.8%和-4.4%上升至1.6%和-0.4%。其次,制造業在經濟中占比有所提升,就業狀況改善。2009年至2012年美國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例上升約1個百分點至11.9%,2013年11月,美國制造業就業人數較2009年同期增加43.7萬,制造業失業率從12.5%降至6.2%。制造業產能利用率有所提升,市場信心逐步恢復。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美、德、法三國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分別較四年前提升11.3、12.5和8.4個百分點至76.7%、83.6%和80.9%,市場對“再工業化”的信心逐步上升。
從長期看,“再工業化”符合經濟發展規律與實際發展的需要,有利于發達市場實現可持續增長。一方面,“再工業化”作為應對“虛實脫節”的糾正機制,將促進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融合,使經濟發展的兩套系統形成合力,推動“再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另一方面,隨著“再工業化”的持續推行,企業在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過程中將獲得生產效率提升、競爭力增強等切實的利益,并在利益引導機制作用下,主動加快回歸實體經濟的步伐,“再工業化”最終將由政府主導向市場驅動轉變。
發展規律與實際需要的統一,使得“再工業化”遠不止于應對金融危機的短期應急措施,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全新動力(310328,基金吧)能源、生產技術與生產方式推動下,實現“再工業化”的可能路徑已初顯端倪。隨著與技術革新、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結合,“再工業化”必將對發達經濟體乃至全球產生重大影響。
發達經濟體推行“再工業化”戰略的現實背景,是經濟復蘇乏力、債務高企、失業惡化以及收入分配導致的社會矛盾激化。“再工業化”將重新審視制造業的價值,鼓勵創新及新興產業的發展,通過不斷吸收、運用高新技術成果,發展先進制造業以重構實體經濟,促使發達經濟體形成新的增長點,加快復蘇步伐。同時,制造業振興也將為發達經濟體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改善金融危機以來持續低迷的就業市場。
只是,從世界產業分工格局來看,考慮到人力成本、前期投入、市場拓展等因素,制造業回流發達經濟體程度有限,特別是受人力成本等因素影響較多的中低端制造業,產業目前仍主要在發展中經濟體之間遷移,短期內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經濟體的產業分工總體格局出現重大變化的概率較小。在“再工業化”戰略推動下,以技術創新為依托的新興高端制造業可能在發達市場進一步興起,將使發達經濟體在產業鏈高端環節的優勢更加突出,也給積極謀求產業結構升級、增長方式轉型的新興市場帶來更大競爭壓力。
而從全球經濟層面看,“再工業化”促進發達市場經濟增長,正有力地推動全球復蘇進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將優化發達經濟體產業結構、提高國民收入水平、刺激總需求增長,將對新興經濟體出口形成利好。“再工業化”與“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結合,不僅將催生一批新興產業,更將導致社會生產方式、制造流程、生產組織乃至生活方式的重要變革。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高新科技進一步應用推廣,將為全球經濟提供新動力,推動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
(作者系經濟學博士,青年經濟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