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日前宣布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歐中經貿關系由此受到沖擊。不僅雙方光伏產業將遭受巨大損失,歐洲其他行業也開始擔憂貿易摩擦造成的連帶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除經濟損失之外,光伏案的決策過程還暴露出歐盟行事武斷、缺乏長遠眼光的缺陷。在當前歐洲進入努力擺脫經濟危機的關鍵期,歐洲民眾對歐盟的信任感也將遭到打擊。
經濟影響空前談判前景不明
歐盟委員會4日宣布,歐盟將從6月6日起的兩個月內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如果歐中雙方未能在兩個月內達成妥協方案,反傾銷稅率將從8月6日起升至47.6%。
從該案本身來說,殺傷力可謂空前,而且這種做法“損人不利己”。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征稅范圍涉及中國200多億美元的對歐出口,約占中國對歐出口總額的 7%,影響到中國光伏行業上千家企業和40多萬人。對歐盟來說,某些光伏產品制造商可能因此受益,但數量更多、經營規模更大、吸納就業能力更強的光伏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將遭受嚴重打擊,歐洲消費者對光伏產品的需求也可能會降低,這可能會導致歐盟三年內失去24.2萬個就業崗位以及272億歐元(約合353億美元)的“附加值”。
但雙方談判的大門并未徹底關閉,接下來兩個月是關鍵期。據一位資深業內人士透露,從此前歐委會“漫天要價”的做法來看,中歐的談判進程將非常艱難。此外,這位業內人士還提醒說,反傾銷措施之后,歐委會還有可能在7月份宣布反補貼的調查結果,并向成員國提交征收臨時反補貼稅的提議,“擺在中國光伏企業面前的又一場戰役即將打響”。
連鎖效應顯現雙邊貿易承壓
公開數據顯示,2012中歐年貿易額萎縮了3.7%,今年一季度又下降1.9%。近日除了光伏案,產自中國的無線通信設備也遭到歐盟“雙反”調查,給中歐日后的雙邊貿易發展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的代表鐘山說,歐盟近期對中國相關產品的發難,將對中國相關產業及勞動力就業造成嚴重損害,中歐經貿關系大局受到嚴重影響,這種貿易保護主義做法是中方不能接受的。
“雙邊貿易額巨大,出現一些貿易摩擦是正常的,關鍵在于如何妥善處理,”鐘山說,“中方主張通過對話和磋商解決貿易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