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義和團員”們很快把此事當作西方做空陰謀的新證據,歐盟當初向光伏產品提供高額補貼是為了引中方入彀,取消補貼提高關稅是為了讓中國光伏產業破產,最后是全面做空中國,讓中國從經濟上徹底破產,光伏產業只是鏈條上的一環。
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引發國內截然不同的反應,義和團式的憤怒與簡單的反政府言論同時存在。
經過漫長的程序,歐盟委員會裁定,從6月6日起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11.8%的反傾銷稅,如果雙方不能達成協議,兩個月的緩沖期結束后,反傾銷稅率將升至47.6%。
當代“義和團員”們很快把此事當作西方做空陰謀的新證據,歐盟當初向光伏產品提供高額補貼是為了引中方入彀,取消補貼提高關稅是為了讓中國光伏產業破產,最后是全面做空中國,讓中國從經濟上徹底破產,光伏產業只是鏈條上的一環。
另一類人永遠站在政府批評者的立場上,從光伏產業的現狀、地方政府對于光伏產業的熱情、銀行的廉價資金等出發,表示光伏產業走到今天是政府之手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光伏提供了政府干預經濟的最新負面例證,加速行業產能過剩、加速全行業破產。
兩種極端思路異曲同工,舍棄證據直奔自己想要的結論,思維的簡單化如出一轍。
陰謀論的大行其道,說明“義和團員”在話語權上占上風,這不是中國發展之福。陰謀論者或者因為視野狹窄,痛恨西方之余,認定西方的政體與中國一致,存在一言九鼎的領導人,所以西方對中國不利的決定肯定是某個“老大哥”在背后使壞。而另一些“義和團員”確實心存陰謀,有意以陰謀論討好民粹,或者惟恐天下不亂難以渾水摸魚,因此,有意忽略西方集團內部利益的不一致,有意不提上下游產業鏈的不同導致企業訴求不同,進入自說自話的囈語狀態,最終說出用海帶進行海上戰爭的笑話。
簡單的事實是,一個經濟上徹底破產的中國,對于全球各國都是最大的威脅,中國過于強大對西方不利,回到清末衰弱不堪,則是全球的惡夢。要知道,中國既可以成為全球的引擎,也可以制造出全球數量最多的經濟與生態難民。
光伏產業反映的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中的尷尬,上游原材料與下游產品基地在外,以高科技為名從事高污染的制造業,本土清潔能源遭電網壟斷者拒絕,從技術到體制,諸多不順,使得光伏產業成為依附于國際補貼的傳統外向型產業。
解剖無錫尚德這只麻雀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的政績沖動、金融機構對政府信用的狂熱追逐、企業家的失信,共同造就了光伏行業這碗堅硬的稀粥,一旦國際市場出現任何風吹草動,低端制造業的價格惡性競爭便浮出水面。
不僅光伏行業,其他行業大都如此。
據韓國訂單統計數據,2012年韓國造船業的訂單量為750萬CGT,以微弱優勢領先中國的710萬CGT,但韓國的訂單額為299億美元,是中國(154億美元)的近2倍。
引用一段專欄作家周彥武關于造船業的分析:無論是引擎還是電氣,主要設備全部都靠進口。全球有三個廠家可以生產超大型船舶用的低速引擎,2012年全球船舶低速引擎總出貨量為8498MW,其中德國MANDIESEL市場占有率高達80%,芬蘭瓦錫蘭占18%,日本三菱占2%。中速引擎市場,2012年出貨量為4481MW,芬蘭瓦錫蘭市場占有率48%,德國MANDIESEL占23%,美國第一大工程機械廠家卡特彼勒的子公司MAK市場占有率9%。其余則是歐洲和日韓企業,市場占有率23%。船舶電氣被ABB壟斷,中國造船業是鋼鐵業中厚板、焊接業的大集成。
韓國《中央日報》指出,韓國現代重工業近期表示,公司接到了5艘世界最大規模的1萬8400TEU級集裝箱船的訂單,價值7億美元(7700億韓元),大筆訂單來自中國排名第二的海運企業CSCL(中海集運)。中國造船業有1600多家,“經濟停滯、低價接單、盈利惡化”的沖擊比韓國更為嚴重。中國政府計劃兩三年內將造船企業大幅減少至500多家,預計大規模破產和被收購情況將不可避免。
據筆者了解,機器人、3D打印技術等方面無不如此,機器人的所有核心配件需要進口,3D打印的核心設備、打印材料、電腦軟件大多靠進口。2012年末,光伏產業風聲鶴唳之時,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熱發電”項目通過了科技部的現場驗收,正式發員運行。雖然該技術無法挽救光伏行業,起碼說明了中國的太陽能技術在起步。
這就是中國制造業的現狀,我們承認事實,才能制訂出腳踏實地的規劃,才能步步推進,中國制造業的核心優勢是價格與產業鏈,而非技術,建立標準化的值得信賴的產品,而不是成為技術上的宇宙強國。
具體就光伏行業而言,打破電網壟斷鼓勵清潔能源,建立碳交易市場,讓清潔能源可以轉換為真實的贏利,建立分布式發電系統,改變發電在西部、用電在東部,途中全損耗的局面。
6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重點拓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電網企業要保障配套電網與光伏發電項目同步建設投產,優先安排光伏發電計劃,全額收購所發電量,保障補貼發現等,從技術與市場上將光伏產業的未來轉向了內部市場,以期改變一味依賴歐洲補貼的做法。
政府反對者則有意無意忽視了民族國家捍衛自身利益的重要性,將一切惡歸結于政府管制,漠視國際商戰、金融戰等現象的客觀存在。政府較理智,面對歐洲光伏雙反,選擇葡萄酒進行反擊,不失為一次較好的試探。
政治上爭取權益是一回事,但把所有經濟問題往政治上靠,是極端主義的民粹開端。反智永遠存在,義和團永遠不會消亡,但如慈禧一般為了政治目的縱容義和團,甚至捧為愛國表率,則是超越界限的弄權行為,最終會遭到反智者的重創。義和團就是最好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