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我們展區咨詢的人,很多都是有意上脫硫脫硝除塵項目的廠家代表。”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現場,北京青山綠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張海瑞邊接待咨詢,邊插空向記者介紹說。
近年來,隨著相關政策的支持,曾令一些企業“頭疼”的脫硫脫硝除塵工作一改初期的被動局面,呈現出主體性逐漸增強,技術不斷優化,產業加速延伸的新趨勢。
政策效應不斷釋放
2007年頒布的《燃煤發電機組脫硫電價及脫硫設施運行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新(擴)建燃煤機組必須按照環保規定同步建設脫硫設施,其上網電量執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燃煤機組脫硫標桿上網電價。這一政策有效調動了發電企業安裝脫硫設施的積極性,為脫硫產業發展營造了利好環境!笆晃濉睍r期,燃煤電廠投產運行脫硫機組容量達5.78億千瓦,占全部火電機組容量的82.6%。
2012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擴大脫硝電價政策試點范圍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規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將脫硝電價試點范圍由現行14個。▍^、市)的部分燃煤發電機組,擴大為全國所有燃煤發電機組。
這一系列政策的推動和激活效應不斷釋放,助推脫硫脫硝除塵產業加速發展。
以脫硝為例。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何洪教授介紹說,“氮氧化物減排將是‘十二五’大氣污染治理重中之重,預計‘十二五’火電廠脫硝市場容量達1300億元。工業(非電力行業)爐窯和設施的氮氧化物排放與電力行業相當,其脫硝市場容量也在1000億元以上!
優化技術開拓市場
“十一五”時期,我國火電企業90%都采用石灰石—石膏脫硫工藝,脫硫技術單一化、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F在,一種更體現循環經濟理念的新型脫硫方法——氨法脫硫已為我國企業所掌握。用氨吸收硫酸生產尾氣中的二氧化硫,能夠將回收的二氧化硫、氨全部轉化為化肥,實現污染物全部資源化且不產生二次污染。
江蘇新世紀江南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在氨法脫硫方面技術實力雄厚。公司副總裁孫豐閣介紹說,2012年,國內氨法脫硫工程招標合同總額達到15億元左右;近3年,氨法脫硫市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30%左右;目前,國內已有100多家企業投運或在建氨法脫硫工程;今年上半年,全國氨法脫硫工程招標合同額超過10億元。
“根據目前的市場趨勢,氨法脫硫仍將保持20%至30%的增長速度。雖然氨法脫硫的市場份額目前尚低于石灰石—石膏法,但憑借其脫硫效率高、符合循環經濟理念、運行費用低等顯著優勢,‘十二五’時期必然得到進一步推廣,成為我國的主流脫硫工藝之一!睂O豐閣如是說。
在脫硝方面,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何洪介紹說,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技術目前是氮氧化物減排的主流技術,但電廠煙氣SCR脫硝技術存在著投資大、運行成本高,難以對舊電廠進行改造等缺點,而低溫SCR法可以部分克服這些難題,因此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有望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
把握機遇再上新階
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院環保行業研究員王健軍表示,我國火電煙氣脫硝在技術成熟度、產業化基礎及相關配套政策完善度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優勢,包括前端低氮燃燒、后端SNCR和SCR技術在內的主流脫硝工藝已為多數企業掌握,進口依賴度較低,這對我國脫硫脫硝企業來說,是一次巨大的發展機遇。
“我國推進脫硫脫硝主要受制于成本的影響,當政策施壓限值和企業承受能力相平衡時,企業才會積極主動地落實脫硫脫硝。既要電價低又要環境好是不可能的,因此應適當放寬電價!蓖踅≤娊ㄗh。
盡管我國袋式除塵技術和產業不斷發展,但整個行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中國環保產業協會袋式除塵委員會顧問陶暉說,“袋式除塵行業依然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市場不規范等問題,盡管已在嘗試從項目投資、建設到運行維護管理的一體化環境服務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困難仍不少,尚處于試點階段。”陶暉建議,面對環境污染的嚴峻形勢和治理空氣污染的艱巨任務,順應國家的政策導向,須以技術創新為主線、以PM2.5治理為中心,制定規劃,重點攻關,實現新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