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特斯拉(Tesla)宣布在中國開售僅20天,但關于這家美國電動車制造商在未來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業(yè)中扮演角色的暢想,卻已經隨著一個個合作“緋聞”彌散開來。
日前,關于“江淮擬與特斯拉牽手成立合資公司”的消息出現在國內某證券網站上。雖然目前這只是傳聞,當事雙方也都表示不知情,但在特斯拉正式宣布以進口方式在中國銷售后,“計劃與哪家本土車企合作”似乎成為正常邏輯中的下一步。
最近,江淮宣布將引入外部戰(zhàn)略投資者,其高層也在多個場合盛贊特斯拉模式。這讓外界很自然地將其與特斯拉聯(lián)系在一起。
“一個發(fā)展最好的市場,一個新能源車賣得最好的企業(yè),這對特斯拉的投資者而言,是一個最好不過的故事。”長期關注特斯拉的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執(zhí)行總監(jiān)張君毅稱。
此外,在上市車企的論壇中,卷入特斯拉“緋聞”的還有比亞迪、華域汽車等。
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CEO)埃倫˙穆斯克(Elon Musk)在日前討論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的電話會議中對中國的態(tài)度,也被認為暗合了以上猜測。
“如果按比率看,我們車的中國需求占了總銷量的一半,那么對特斯拉來說,將是了不起的成就”,穆斯克表示,幾個月后,他將有一個更豐富的中國故事。
幾天后,穆斯克宣布全球擴產計劃,其中包括在亞洲建廠。可以預見,圍繞著“誰是特斯拉的中國伙伴”這一命題,特斯拉將成為中國新能源產業(yè)和資本市場的風向標。
緋聞主角江淮
“江淮汽車擬與特斯拉在合肥成立電動汽車合資公司”,這條來自國內證券網站的消息稱,項目總投資額為50億元,雙方各持50%股權。此外,江淮汽車還將以幾乎全部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資產和業(yè)務作為出資投入合資公司,而特斯拉將以現金出資,并為合資公司提供某些工業(yè)產權。
對此,江淮董事會秘書馮梁森回應稱,“沒聽說。”而特斯拉中國銷售總監(jiān)沈琪也表示,并無此事。
作為上市公司,江淮不可能在達成如此重大的合作項目后沒有公告。業(yè)界分析,引發(fā)這條“緋聞”的,很可能是江淮在9月5日發(fā)布的一則公告。
該公告稱,控股股東江汽集團將開展引進外部投資者工作,進一步優(yōu)化股權結構。雖然這被解讀為江氣整體上市的前奏,但資本市場顯然更愿意看到更有“創(chuàng)意”的結果。
江淮也的確可能走出這一步。從2010年嘗試與仰融旗下的正道集團合作造新能源車,到今年5月與美國GTA達成電動車出口及技術合作協(xié)議,江淮是最近幾年來,國內開展新能源對外合作最積極的本土車企。
對于與特斯拉的“緋聞”,正潛心于江淮新能源四大平臺開發(fā)的江淮新能源汽車研究院開發(fā)管理部副部長王方龍表示,江淮尚未與特斯拉達成合作協(xié)議,但“江淮高層確實很認可特斯拉的模式”。
在王方龍看來,江淮和特斯拉的技術路線是一樣的,只是定位和開發(fā)思路不同。特斯拉瞄準的是小眾高端市場,而江淮的重心是在新能源的大眾化消費上。
不久前,江淮稱,在合肥市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至2012年,江淮純電動汽車累計銷售超過4000臺,占中國現有私人電動車消費的60%以上份額。
“如果特斯拉在中國選擇合資伙伴,第一陣營的大型國有車企集團顯然很難牽手,而江淮等本土自主二線集團是最可能的選擇。”張君毅指出。
不過,江淮不是唯一入圍的“緋聞”對象。雖然特斯拉CEO穆斯克與比亞迪掌門王傳福互相看輕,但是在網上盛傳的版本中,已經得到巴菲特垂青的比亞迪,同樣有著和特斯拉合作的可能性。但更多人認為,已與戴姆勒合作并將在私人市場推出電動跑車的比亞迪更可能成為特斯拉的對手。
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商同樣躍躍欲試。其中,成飛集成(002190)明確稱,“公司會積極尋求與特斯拉的合作機會。”
上汽旗下的零部件上市公司華域汽車,同樣也是“特斯拉”在中國的緋聞對象之一。這被認為是上汽集團董事長胡茂元在資本市場講故事的最好開端。毫無疑問,特斯拉是眼下最吸金的概念,在宣布特斯拉正式在中國接受預定后,比亞迪和億緯鋰能等新能源和鋰電池板塊的9只概念股隔日便吸引了1.75億元資金凈流入。
穆斯克醞釀中國故事
對于穆斯克而言,這樣的緋聞是其樂于見到的。
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財報的電話會議中,穆斯克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豪車市場,如果特斯拉能夠和梅賽德斯S級車一樣,有一半被賣到了中國,這將是“了不起的成就”。
因此,穆斯克開始和所有進入中國的豪車生產商一樣,為中國消費者改造旗下的超級電動跑車Model S,包括讓出售到中國的車型后座更舒適等。
至于中國戰(zhàn)略,穆斯克稱,“現在還不是談論中國的好時機,在發(fā)布四季度財報的電話會議上,我們會有更多有關中國的故事告訴大家。”
穆斯克在醞釀什么樣的中國故事?這一懸念在兩周后即見端倪。8月22日,穆斯克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稱,特斯拉計劃在亞洲建廠,“我們將盡力把工廠建在接近潛在消費者的地區(qū),以將物流成本最小化。”
同時,在5年內,特斯拉將推出大眾化的電動車。“我們會看到每年有數十萬輛經濟型的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