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國際聲譽的美國趨勢經濟學家、作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他的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中率先提出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概念。他認為可再生能源生產和互聯網技術結合起來的革命無疑將改變整個世界,未來人們將在自己家里、辦公室里、工廠里生產出綠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聯網上與大家分享,就好像現在在網上發布和分享消息一樣。
過去10年里,杰里米·里夫金有40%的時間都在歐盟國家度過,為各國政府、企業等擔任顧問,致力于推進第三次工業革命。2007年5月,歐洲議會正式通過了把“第三次工業革命”作為長遠規劃以及歐盟發展的路線圖的計劃,并已經制定了202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0%的目標。
日前,杰里米·里夫金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中國需要關心的問題是,到時中國將會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置。
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美國趨勢經濟學家,美國華盛頓特區經濟趨勢基金會主席,《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曾擔任過前歐盟委員會主席羅馬諾·普羅迪的顧問。
我想說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的能源方式不會馬上崩潰,我們要接受從第二次工業革命到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漸進式的改變。所以我們在使用化石能源的同時,要加快新能源發展。你們必須趕快行動起來,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作好準備。杰里米·里夫金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時間表
記著:您為何會提出“第三次工業革命”這個概念?
杰里米·里夫金:歷史上數次重大的經濟革命都發生在新的通信技術和新的能源系統結合之時。19世紀,蒸汽機的發明使報紙的大量印刷和流通成為可能,這加快了信息流通速度,從而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20世紀,電信技術和燃油內燃機的結合引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隨后出現的電話、電視、收音機催生了全新的信息網絡,重塑了人們的生活。
現在,我們的工業文明正處在十字路口。曾經支撐起工業化生活方式的化石能源正在枯竭,更糟糕的是,由化石燃料為能源開展的工業活動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嚴重,甚至將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以化石燃料為基礎的整個產業結構也日趨衰落,隨之而來的是,全球的失業率上升到危險水平,各地生活水平驟然下降。有數據顯示,近七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正面臨著饑荒的威脅。
所以我們必須探索一場新的革命,引導我們走向可持續的未來。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的出現讓我們迎來了第三次工業革命。
支撐第三次工業革命必須有五個支柱同時存在,它們分別是:可再生能源,既是住所又是微型發電廠的建筑,儲能,能源互聯網,由新能源汽車構成的交通體系。
上述這五大支柱開啟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大門。我想強調的是,這五大支柱只有組合起來,彼此協同合作,才能創建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新的經濟模式。
記著:在您心目中,第三次工業革命具體的時間表是怎樣的?
杰里米·里夫金:前兩次工業革命都花了40~50年時間。第三次工業革命所需的時間不會那么長。
歐盟已經制定了2020年計劃和2050年計劃: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到20%,2050年要達到85%~90%。那么,五大支柱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應該在25年左右成型。
但需要強調的是,并不是說只有等基礎設施全部到位了,變革才會發生。第二次工業革命不會在一夜之間就變成第三次工業革命,兩個時代會并存一段時間,而變革會在建設基礎設施的同時發生。
歐盟引領 亞洲突破
記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源于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從美國開始。那么您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如何開始?
杰里米·里夫金:歐洲率先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有兩個重要的標志:一是2007年歐盟建立了“20-20-20到2020”計劃,即到2020年之前,溫室氣體減排20%,能源利用率提高2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20%;二是在2007年,歐洲議會正式通過了把“第三次工業革命”作為長遠經濟規劃以及歐盟發展的路線圖的計劃,我很榮幸參與這項計劃。
德國毫無疑問在這項計劃中將引領歐洲。目前德國已經實現了2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超過100萬的建筑已被改裝成小型發電廠,并開始對能源互聯網進行實驗檢測。
亞洲也已經開始討論這一話題,未來這里有可能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突破口。
記著:您在書中提到,您認為奧巴馬總統不懂得第三次工業革命,為什么這么說呢?
杰里米·里夫金:奧巴馬總統希望重振綠色經濟,在本次總統競選中也打綠色經濟牌。但他把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花在了一個個孤立的項目上,這些項目之間沒有聯系,基礎設施還是沒建設起來。希望歐洲和中國不要重復這一錯誤,而應同時發展五項支柱產業。只有當這五項產業協同工作,才能創造最大的價值。
工博士工業品商城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商城(www.xyent.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電話:021-31666777
新聞、技術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郵箱:syy@gongboshi.com
- 下一篇:電改不成不是技術原因 決心決策才是核心
- 上一篇:太陽能行業由外轉內:贏家則是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