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給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目前能源運輸已經占我國鐵路運量的一半左右,鐵路在能源運輸上肩負著重大責任和使命。在2013第三屆中國能源物流產業大會上,鐵路經濟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林仲洪認為,通過對鐵路能源運輸“十二五”中期評估,我國鐵路能源運輸“十二五”規劃難以完成,應調動各方面開發市場,增加效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一步加強能源運輸通道能力。
運輸規劃難完成
林仲洪介紹,從“十二五”前兩年能源運輸情況來看,我國鐵路完成煤炭運量45.32億噸,占鐵路貨物發貨總量的58.02%,比“十一五”末提高了3個百分點。完成石油運量2.73億噸,占鐵路貨物發送總量的3.5%,比“十一五”末降低了0.3個百分點。
今年前六個月,鐵路完成煤炭運量11.37億噸,比2012年同期減少0.31億噸,下降2.6%。完成石油運量0.69億噸,比2012年增加143萬噸,增長2.1%。
鐵路“十二五”發展規劃確定,到2015年,我國鐵路煤炭運量為30億噸。但是,“十二五”前三年,鐵路煤炭運量每年基本上都在22億噸以上。林仲洪表示,現在“十二五”還有兩年多時間,要達到增加煤炭運量7億噸左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從“十二五”前兩年半實際完成的情況看,這一預測目標難以完成。
第一、我國國民經濟增長放緩,導致能源需求增速放緩。受全球經濟低迷影響,“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突出特點是“減速”和“轉型”。從2011年開始,我國經濟增長不再呈現以往的高增長態勢,人口及入世紅利減退,將削弱經濟增長的基礎。我國政府主動下調經濟增長目標,“十二五”規劃經濟增長速度較“十一五”規劃降低了0.5%。
第二、我國能源的快速增加對鐵路能源運輸造成較大影響。2012年,我國進口煤炭2.9億噸,比2011年增加29.8%。今年1~7月份,我國煤炭進口1.87億噸,同比增長13.97%。其中7月份進口2865萬噸,同比增長18.3%,環比增長28.13%。煤炭進口主要集中在沿海缺煤地區,進口量的快速增加,使得沿海缺煤地區對內陸煤炭的需求減少,對鐵路煤炭運輸帶來了較大沖擊。
第三、我國鐵路建設與投產速度明顯放緩,運輸能力增加少于預期。受國民經濟發展調控、鐵路建設資金短缺以及動車事故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鐵路新線建設及既有線路改造投產速度明顯放緩。今年上半年,中國鐵路總公司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為2159.31億元,同比增加25.7%。但若按鐵道部今年年初制定的目標,2013年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500億元,其中基建投資5200億元,上半年的投資僅完成約三分之一。鐵路建設速度放緩使得運輸能力釋放受到影響,滿足運輸需求的能力供給后延。
第四、鐵路體制機制轉型滯后,經營意識不強,制約了鐵路能源運量的增加!笆濉币詠,我國鐵路安全意識增強,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的運輸行為得到遏制,但傳統的經營理念仍然根深蒂固。同時,“亂收費”現象仍然存在,影響了鐵路在能源運輸方面的競爭力,使得貨源流失嚴重。當前,鐵路方面已經認識到貨運面臨的嚴峻局面,中國鐵路總公司開始組織實施鐵路貨運改革,但取得貨物運輸多元經營全面發展的新局面仍需時日。
服從服務于市場
能源運輸一直是我國鐵路貨物運輸最主要、最穩定的貨源。長期以來,鐵路部門一直重視能源運輸系統建設,具備了較強的能源運輸能力。今后,能源運輸系統建設仍然是鐵路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
一是建設和完善以鐵路為骨干的能源運輸系統,保障我國能源供應安全,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長期需要。二是實現鐵路能源運輸通道布局、運力分配與能源生產基地、消費地規劃的有機銜接。三是擴大能源運輸主通道能力,大力發展為國家能源運輸主干線配套的集疏運鐵路,增強能源運輸通路的機動靈活性。四是整合現有能源運輸線路資源,協調點線能力,使能源運輸徑路趨于合理,鐵路能源運輸更為經濟合理。五是提升鐵路運輸技術裝備水平,主要運煤通道實現重載運輸。六是統籌兼顧、協調發展。鐵路規劃項目能力應留有充分余地,在考慮能源運輸的同時,兼顧其他物資運輸和客運的需求。
林仲洪認為,為保證“十二五”鐵路能源運輸物流體系建設順利推進,仍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首先,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要多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確!笆濉币巹澊_定的重點項目及時開工。向地方和社會資本開放城際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支線鐵路等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并加大力度盤活鐵路用地資源。
同時,大力推進鐵路貨物運輸組織改革,實現鐵路由傳統運輸企業向現代化物流企業轉變。進一步簡化貨運受理方式,做到計劃服從、服務于市場,并敞開收貨,隨到隨辦、隨到隨運。理順專業運輸公司與鐵路的關系,發展“門到門”運輸,做好全程物流服務資源整合。
而且,要完善能源運輸的保障措施,確保能源運輸暢通。加快構建適應貨運改革的新規章制度體系,做好鐵路運力銜接,公開、公平、公正地配置運力,提高能源運輸運力配置滿足率,堅決杜絕一切不合理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