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隨著“7月1日國內流通的國標柴油需全部升級到國三標準”這一大限的臨近,我國油品升級腳步趨緊。業內人士廖娜25日表示,由于煉廠升級改造需要時間,短期內或需通過進口高品質油的方式來滿足國內油品升級的需要,但長期看,仍需國內煉廠自身的改造升級。
根據國家政策,從2013年起,我國車用汽油都將逐步置換至國四標準,過渡期至年底12月31日;2013年7月起,國內流通的國標柴油須全部升級到國三標準(硫含量在350ppm以下)。
但目前國內煉廠的油品生產能力參差不齊,沿海大型煉廠基本具備了生產國四、國五汽油的能力,內陸地區則相對欠缺。
據廖娜介紹,主營煉廠方面,目前中石化旗下大型煉廠生產國四、國五汽油能力較強,約占其總煉能的64%;中石油較弱,僅23%左右的煉能可以生產國四、國五汽油。總體上,主營煉廠基本到2013年底都可以具備國四汽油的生產能力。
地煉則較落后。以山東地煉為例,目前具備生產國四汽油能力的僅占山東地煉一次總煉能的34%,具備生產國三柴油能力的僅占總煉能的44%。“地煉生產的低品質油品的未來流向,一方面,郊區、農村等地區的農用設備、專業用油等可能還需要部分低品質油;另一方面,可能會成為主營煉廠的調油原料。”廖娜預測稱。
針對上述煉油現狀,廖娜認為,我國短期內可能需要通過進口高品質油來滿足國內油品升級的需求,但長期看,煉廠還是需要通過自主改造升級來根本上解決油品升級的問題,而大部分地煉需要走精細化、向下游化工方向拓展的“差別化競爭”道路,來應對油品升級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