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業自卑——政府政策的跌宕起伏
一個在政府推動下而發展起來了的產業必然存在著先天不足,LED產業在十年前被政府拉入重點發展項目后各地產業園如雨后春筍,發展勢如破竹,然十年過后,當我們再次回頭看產業的時候,雖成績不菲,但問題也不小,如果當初政府不插手產業,那么我想今天的LED產業或許是另外一種局面。
今天當政府開始反思這個產業的時候,我們的諸多企業卻表現的不安,這是一種幾度不自信的表現,也是行業在政府推動下表現的不自信。就拿廣東來說,廣東是最為積極推動產業發展的大省,廣東扶持LED產業發展的力度之大,全國鮮有過者,不過這在催生廣東成為LED龍頭的同時,也飽受爭議。數據顯示,2012 年,廣東LED產值高達1500億元,占全國同期2059億元的比例超過七成。目前,廣東省LED企業超過6000家。不過,廣東省在LED方面仍是沒有核心競爭力,LED產業帶來嚴重的產能壓力,而真正引發行業不自信的事件表現在兩件事上,其一,占據廣東LED半壁江山的深圳市,于今年3月份發布政府公報,廢止2009年出臺的《關于印發深圳市LED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5年)的通知》。盡管深圳市幾度否認拋棄LED產業,但深圳至今仍沒有實質性的支持政策出爐。其二,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李興華涉嫌嚴重違紀問題,接受組織。這兩件事發生后行業內表現活躍,一個產業竟然“泛政治化” 如此嚴重,足見詬病之深,足見不自信到何種程度。
另外政府補貼的暗潮涌動令行業內諸多企業即恨又愛,欲罷不能。獲得補貼是企業最快最好解決現金流問題的方式之一,但是補貼的背后就造就企業的不公平,難免產生腐敗和走后門的現象。按道理來說,成熟的產業是由市場來進行調節,但LED產業在政府眼中看來仍然屬于重要行業,所以政府認為適當的調節是必須的。但 LED最終要走的是拋棄政府的市場化之路。
2、產業動蕩——企業倒閉跑路
經過幾年的一路高歌后,LED行業的后遺癥不斷顯現出來,洗牌期持續進行,目前產業既有動蕩又有發展,其主旋律依然是發展,只不過動蕩在這個時期表現的相當明顯而已,似乎倒閉、跑路、整合與重組成了當下的主旋律。下圖是今年以來倒下的具有代表意義的企業。
像雄計的倒下完全是低端價格戰的犧牲品,在一個沒有更低只有最低的無序競爭環境下,拼價格其實拼的就是現金流,據供應商介紹,雄記開始的燈具價格還稍微有些理性,以3W的led球泡燈為例,售價在5元左右,這個價格還有些微薄的利潤,但到后來,雄記開出的售價只有3.8元。供應商們合計,這個價格連成本都沒法彌補。這也是目前行業的亂象之一,同一款產品竟然有3元到300元的差距,這是極其不合理的行業現象。像浩博與深圳億光曾是顯示行業的佼佼者,但倒閉卻是兵敗如山倒瞬間坍塌,最終還是關鍵的現金流問題造成的。上海施科特的表面問題是過度擴張,總之倒閉企業的種種原因最核心的非現金流莫屬。
3、企業恐慌——銀行預警切斷資金鏈
據悉,由于廣東LED產業產能過剩以及部分企業的倒閉迫使某國有大行廣東省分行已緊急下發通知,內容大概為“近年來,LED行業投資規模快速增長,產能過剩情況突出,系統性風險顯現。”同時要求各下屬支行等分支機構對涉及LED行業的存量授信客戶進行,并要求在8月2日之前將詳情、授信情況以及風險應對的擬處置方法,進行上報。據了解,也有其他銀行也已注意到相關風險隱患,對其下屬支行及客戶經理進行風險提示,擬收緊授信及信貸、催收債務等。這對LED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甚至是致命一擊。銀行的這種嫌貧愛富也赤裸裸的表現出來了,我國歷來是中小企業由于效益低、風險高以及企業的誠信度低,因而很多銀行不愿給中小企業貸款或者給予很小的貸款額度。但企業要發展,資金是不可或缺的“血液”。企業只好把融資目光轉向民間,通過借助抵押貸款、相互擔保、高利貸款等手段獲得流動資金,也逐漸構建了一個極其復雜的資金網絡,融資杠桿被放大,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引發連鎖反應。使得企業發展無所適從。銀行這樣預警,必然使部分LED企業“誠惶誠恐”,“缺錢若渴”,促使民間利率飆升,企業陷進了“造血無方,輸血無路”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