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10日在倫敦發布的一份報告說,世界各國應果斷行動起來應對氣候變化,只要采取恰當的政策措施,在能源領域的減排行動不會給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這份名為“重繪‘能源、氣候地圖’”的報告說,最新統計顯示,2012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增長1.4%,達到316億噸的歷史最高值,照此趨勢下去,地球在本世紀末的升溫幅度將很難被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且很可能升溫3.6至5.3攝氏度。但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如果各國政府立即采取4類正確措施,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仍可實現,且不必擔心這些措施會減緩經濟發展。
這些措施包括:一、在建筑、工業和交通等領域有針對性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由此節約的能源費用將足以與這方面的額外投資相抵,到2020年這些領域對減排的貢獻度可達50%;二、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低效燃煤發電,這不僅可為減排做出20%的貢獻,也有利于緩解空氣污染;三、將石油、天然氣使用中的甲烷排放量減半,可為減排貢獻18%;四、逐步取消對使用化石能源的補貼,可為減排做出12%的貢獻。報告認為,這4類措施如果得以很好地實施,2020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比預期減少8%。
國際能源署執行干事瑪麗亞·范德胡芬說,能源領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二,而許多國家都擔心限制這一領域的排放會給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這份報告傳達出明確信息,即只要采取正確措施,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前提下,仍可作出許多減排努力。
國際能源署成立于1973年至1974年石油危機期間,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目前擁有28個成員國。